单位:百色工务段
职务:百色线路车间百色线路工区党支部书记、工长
入党时间:2003年8月
“你长大后一定要向党组织靠拢,做我们家祖祖辈辈第一个党员!”这是百色工务段百色线路工区工长汪伯华年幼时,父亲时常对他说的一句话。
那时的汪伯华,还不是美名远扬的“神奇工长”,只是一个爱跟在父亲汪德富身后的“小萝卜丁”。顶风冒雪,肩扛雷管,炸开山、通隧道,一辈子投身铁路建设的父亲,是汪伯华心中顶天立地的大英雄。
可是,父亲唯一遗憾的,就是没能入党。带着父亲的心愿,汪伯华来到铁路工作。1998年,他成为兴义工务段田林机队的一名线路工。在这里,他对入党有了赤诚的向往之心。
“在那里,我遇见了对我影响很大的两位老党员。”汪伯华说的是当时田林机队的廖工长和炊事员梁师傅。一次,机队一起整修铁路,在钢轨间弯腰铺石砟,每人负责100米。铺完自己的那一段后,汪伯华已经累得直不起腰。他休息一会儿后站起来一看,发现廖工长正默不作声地帮助一些进度慢的工友干活。正午阳光灼灼,廖工长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。
“他比我大20岁,我铺这么点路都累得不行,他岂不是更累?”那一幕深深烙印在汪伯华心里。他渐渐明白: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,勇担重任!
每天忙完后,汪伯华最盼望见到的就是炊事员梁师傅送饭的身影。“买菜、做饭、送饭,他一人包揽。整个机队每顿饭的口粮都在他的背篓里,饭菜加在一起几十斤重,他背着上山下山,从没误过一顿饭、没喊过一次累。”回忆往事,汪伯华心中仍不平静。
自那时起,入党的信念仿佛一团火,在他的胸口熊熊燃烧。一天夜里,汪伯华路过机队办公室,偶然听到里面的同志正激烈讨论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。原来这是机队的党员在开党小组会。隔着门,汪伯华内心充满向往:“我要入党,我要加入这个像家一样的组织!”
2001年,汪伯华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。“怎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呢?”面对汪伯华的疑问,老党员们纷纷给出答案:“要在工作上有突出表现!”“要多学习、多思考,把政治觉悟提上去!”“不为人民服务哪能叫共产党员?你得多办好事!”……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为汪伯华指明了方向。他扎根岗位,用实际行动向党员看齐。
2003年8月,汪伯华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。从那时起,他始终燃烧着为党分忧、为民解忧的热望,先后将7个后进工区变成先进工区,也获得了那个响当当的名号——“神奇工长”。